Pages - Menu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我的paper到底要投稿在哪本期刊呢?

通常要選擇投稿在哪本期刊上一般都會參考Impact Factor 的數值, 越高則期刊越好, 但如果要搜尋期刊的Impact Factor 再來做比較的話, 學校要有購買 JCR 才能知道Impact Factor 期刊排名,  現在由Scopus 的資料所算出的 IPP (The Impact per Publication) 也類似 Impact Factor 的數值免費提供給您參考。

Impact Factor 的計算方式: 該期刊前二年所出版的文章在當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IPP 的計算方式: 
該期刊前三年所出版的文章在當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數。 IPP 資料可在 CWTS 網站中查詢:http://www.journalindicators.com/indicators (Order by 選擇 RIP),  您可以用學科領域查詢期刊排名
另外介紹給您一個經過標準化後的期刊指標: SNIP (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
由荷蘭萊頓大學 (University of Leiden) Cent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CWTS) 團隊Henk Moed教授所提出 ,是根據某個主題領域的總引用次數、給予引用權重,進而衡量上下文引用所造成的影響。單一引用出現在比較不可能引用的主題領域時,所能造成的影響,賦予比較高的數值,反之,則賦予比較低的數值。這個方法就是找出每篇論文中期刊引用的數目與主題領域內引用的可能性之間的比例。其目的在允許直接比較不同主題領域內的資料來源。可以突破傳統Impact Factor無法考量不同研究領域的引用情形。引用的可能性不僅隨期刊主題類別 – 研究相同領域的期刊歸為一類 – 或學科(例如:生命科學標題期刊的引文量比數學、工程與社會科學方面的期刊高) 相同主題類別內不同期刊之間的 citation potential都有所不同。舉例而言,基本類別的期刊獲得引用的可能性往往高於應用類或臨床類別的期刊,而涵蓋新興主題的期刊又高於探討傳統主題的期刊或比較一般性的期刊。意思是這些高引用的文獻被引用潛力(citation potential )較高,在大家常用的Impact Factor 單靠以計算引用次數的方法來說,比較容易獲得高的分數,這樣在做跨領域學科期刊分析時,比較難以做客觀的論定。 SNIP 是每篇論文的期刊引用次數佔主題領域 citation potential的比例,讓不同領域期刊的被引用情形標準化 (normalized),相同主題類別內不同期刊之間的 citation potential 也都有所不同,citation potential  只是涵蓋某領域的文章引用的參考書目平均數量,但SNIP 方法還加了其他因素列入考慮,以利跨領域的比較。 

更多期刊指標與查詢個別指標可至以下網站查詢: http://www.journalmetric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